等他们回过头来,棺木还是那座棺木,里面也确实有一具身穿凤袍,头戴凤冠的尸体。
只不过这些力士不敢仔细看棺木内的人,他们盖上棺木之后便开始钉钉子。
在一阵阵鼓声中,数名力士将两口棺木定好,并将棺木抬了出来。
广场上,已经有两辆马车等候。
李旦大手一挥,沉声道:起柩,出殡!
随着李旦声音的出现,三百右卫列队左右,在前开路。
很快,灵柩在众人的拱卫中,缓缓驶出行宫。
送葬队伍碾过定鼎门的瞬间,七十二面牛皮大鼓同时轰鸣,街道旁跪拜的百姓如黑潮般起伏。
再往前,七十二面铜锣已经就位,提前找来的三百童子手持白菊分列道旁,最前排特意安排了拄杖老妪与垂髫小儿。
而在街道两侧,连夜悬挂的九重素幡正随风翻卷,每重幡幔上都用银线绣着不同的瑞兽。
与此同时,沿途每过百步便有戴孝宫女抛洒金箔剪成的往生咒。
这盛大的一幕,令送葬的大臣小声议论。
想不到豫王殿下竟如此细心,提前在街道上安排了人。
不但如此,你们仔细看,右卫手持的引魂幡不是常见的素绢,而是用蜀锦织就的《金刚经》全文。
豫王殿下果然将此次国葬安排得妥善,你们快看那些外族使者,此刻已经震撼得不知如何说话。
可不是嘛,这一次咱们大唐可算是出尽风头,看今后谁还敢小看咱们。
豫王殿下精通诂训学,在礼仪方面确实无可挑剔。
看来这次让豫王殿下担任治丧之人,咱们是做对了,这要是太子负责此事,哪会将国葬弄得这般笼罩。
群臣议论纷纷,他们的话丝毫不避讳前面策马而行的太子李显。
本就因为今日之事而丢了脸面的李显顿时脸都黑了。
他看着前面带路的李旦,眼中闪烁着仇恨的怒火。
本以为今日的耻辱随着出殡而结束,没想到这才是开始!
偏偏这时,武三思在一旁小声道:太子殿下,这些墙头草的话您别放在心上。
可武三思越是这样说,李显内心的怒火就越大。
别放在心上
他怎么可能不放在心上
今日在行宫,李旦的声望就已经起来了。
现在在街道上,李旦如此精心的安排,不但让群臣敬佩不已,就连洛阳城的许多百姓都在夸赞。
如此下去,李旦的声望很快就会超过他这个太子。
越想越气的李显不禁眼神一冷,闪过一抹冷色:这些墙头草,本宫早晚收拾他们!
不过,本宫不能就这样让李旦起势,否则那把万众瞩目的龙椅怕是会落入他的手中。
武三思心中一动。
李显这是要准备动手了。
天后的计划要成了!
虽然知道李显的想法,可武三思还是小心翼翼说道:太子殿下未免将豫王看得太高了,他不可能对您形成威胁。
哼,是吗
李显眼睛一眯,闪过一抹杀意:可李旦这段时间已经拉拢了不少人,本宫不能再等下去了!
本宫,不会让他活着到到乾陵!
若是李旦活着将棺木送到了乾陵,那就是天大的功劳。
这会在接下来的夺位之争中占据上风!
所以,他要在中途杀掉李旦!
s